数控系统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国产数控龙头企业华中数控(300161.SZ)不断加码高端核心系统业务。
近年来,华中数控坚持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的“一核三军”的发展战略,持续发力高端产品,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公司机器人与智能产线2022年实现营收8.25 亿元,同比增长27.24%,营收占比为49.60%。
华中数控在近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以自主可控的数控技术为核心,将核心技术应用的领域不断延伸到工业机器人领域,核心部件自主创新率占比超80%。
经历了控股权变更后的华中数控在市场化成效方面,正逐步显现。
根据华中数控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6.63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46.20%。受制于机床行业整体承压,华中数控传统的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同比减少,业绩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领域实现收入8.25亿元,同比增加27.24%,业务占营收比重上升至49.60%,超过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的42.48%。
当前,中国制造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高端数控系统与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装备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之一,华中数控不断通过智能化的技术与系统创造工业智能新生态,公司机器人业务发展迅速。2022年,主要承载公司机器人与智能产线的子公司华数锦明,共签署订单金额合计9.82亿元,同比增长195.78%。
而公司生产线在2021年就已接近满负荷状态,为此公司加速产能建设。2022年3月,华中数控旗下负责工业机器人的子公司华数机器人,成功拿下广东约104亩建设用地,计划用3年时间,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南海智能机器人创新产业园。
今年3月,华中数控宣布拟向包括控股股东卓尔智造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其中,定增募资5亿元将用于五轴数控系统及伺服电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一期),2.5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一期),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此次定增募投的工业机器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00套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能力。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中数控拥有六大系列50多种机器人整机产品,产能为5000台,这意味着公司未来机器人产能将是目前的4倍。随着公司机器人业务的不断扩产,将提高产品供给能力,满足市场对于公司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加快弯道超车的步伐。
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也在跟进,近日,华中数控公告,公司子公司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收到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项目经费1032.43万元。预计对公司2023年的利润影响金额为747.87万元。
作为从高校孵化出来的上市企业,华中数控于2019年底正式纳入“卓尔系”,控股股东由华科产业集团变更为阎志及其一致行动人卓尔智能制造。而入主华中数控后,阎志也曾发文表示,将“通过投资数控技术产业领军企业,进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在日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华中数控指出,自2000年以后,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已明显提高,功能实用且价格低廉,经济型数控系统市场基本上被国产数控系统所占领,但是在中档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中,大部分的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而在高档数控系统市场,特别是航空、航天、航发制造领域,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更低。未来中高端的数控系统需求量更大,这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
2022年,华中数控在高端数控系统领域取得较大进展,销售量首次突破1000台套,同比翻了三倍。公司在高端数控系统产品方面有较好的积累,与山东豪迈、秦川机床、济南二机、江西佳时特等机床企业合作开发了各种类型的高档数控机床,并为它们配置数控系统,产品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复杂精密零部件。作为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国产替代先驱,华中数控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市占率近50%。
值得一提的是,除高端产品外,数控系统产品市场由过去的“金字塔型”逐渐变成“葫芦状”,中端数控系统产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同时高端产品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充。基于市场的特点,华中数控表示,公司将继续承接国家重大专项,抢占国外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取代国际同行市场。同时,公司会通过“以高打低”的方式,依靠产品的性价比,深耕中端产品市场。
华中数控高举高打的竞逐战术也为公司带来了收入的快速增长。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58亿元,同比增长44.7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854.53万元和5786.53万元,两项指标同比亏损均收窄。另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由上年同期的-2.32亿元增至186.46万元,同比增长100.80%。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和展望,华中数控表示,作为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企业,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关键设备及方案的提供方,公司发展战略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发展形成交汇,与智能技术“同频共振”,助中国制造“换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