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走势> 【思享·中财·第131期】郭子珩:从中财财政到LSE经济学硕士

【思享·中财·第131期】郭子珩:从中财财政到LSE经济学硕士

2022-02-12 20:55:29

基本信息

姓名:郭子珩

本科专业:财政学

GPA:92.57/100 (Ranking:1/80)

IELTS:L8.5,R8.5,W6.5,S6.5

GRE:V158,Q170,AW3.5

实习:普华实习一段

科研经历:参与若干本科生导师项目,若干会议和小奖项,无期刊文章

申请方向:经济学硕士

留学机构使用情况:无,全程DIY

录取情况:LSE,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伦大学

毕业去向:LSE

 一、前期准备

(一)留学决定与专业选择

我在大学期间较早地确定了硕士阶段出国留学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持续且一贯的努力。出国留学的选择,是紧密基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之上的。我希望在学业结束后进入学术界工作,按照目前国内学术界的准入门槛,海外高水平学校的学历几乎成为了必要条件,所以在进入大学后不久我基本就确定了硕士阶段出国留学的想法。

专业选择上,我主要从个人兴趣和可行性方面考虑最后选择了经济学专业。个人兴趣方面,我更喜欢研究社会运行发展的机理,社会学科中经济学的方法和研究对象是最接近这种理想的(想想引发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晴空中的两朵乌云,只不过经济学的天从诞生开始就没晴过)。可行性方面,财政学本身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外叫公共经济学),本科阶段我接受了相对完整的经济学基础训练,所以转入经济学的硕士学习既不会给我带来过大的补课负担,也更容易让录取学校认为合理可行,因此我最后确定经济学为硕士专业。反过来,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了我出国攻读的决心。

(二)长期预备工作

在申请成功后回顾这一过程,感慨留学申请的准备实际上是贯穿本科前三年的一场马拉松:如果想获得理想的申请结果,就必须充分利用所有时间,在课程成绩、课程结构、英语能力、实习或学术背景等方面保持或取得最佳状态,为大四上学期的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申请季开始前,有志出国留学的同学需要做好以下预备性工作:

1. 背景准备

一般国外院校对个人背景的考察集中于课程成绩和科研/实习经历。课程成绩方面,GPA当然是多多益善,要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维持GPA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才能在申请过程中达到校方基本要求,甚至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外国院校除关注GPA总分外,还可能特别考察一些课程的深度和成绩。如偏量化或理论的经济和金融项目会格外重视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的难度和具体成绩,如果课程过于简单或分数不够标准,即使GPA总成绩达标,也会被视为没有达到录取的基本学术能力要求。所以同学们要格外注意基础课程(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和与申请专业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的成绩;如果在中财的选课体系下不能保证修到深度足够的课程,也可以利用coursera等有认证资格的平台补足。

科研或实习经历的积累也应遵循和项目要求匹配的原则。一般而言,偏学术的硕士项目更看重科研经历和质量,偏应用/就业的项目则更侧重实习经历。为了保证有关背景的丰富性和高质量,最好在本科阶段尽早抓住可能的机会参与有关项目。科研或实习经历不仅仅是为了妆点个人简历,对自己长远的学术/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从申请角度而言,在每段科研或实习中都要总结反思这段经历带来了什么样的提升,以更详尽有力的在文书中做出描述。

2. 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成绩也应该在申请季开始前准备并达到要求,这样将为申请季减轻相当大的时间和心理压力。我的申请使用的是雅思和GRE,所以下面对这两类考试的备考经验做一下介绍。

一般学校对标准化考试成绩不仅仅限于总分的要求,还要求各项小分达到一定标准,在考试前要充分利用官网信息制订每项小分的目标。GRE考试的有效期是5年,因此有志出国留学的同学可以极尽早地开始准备GRE。GRE分数学、语文和写作三个部分,其中数学对中国学生而言最为简单,所有数学知识不会超过高考基础题水平,只要熟练掌握有关术语的英文表达并加以细心,拿到满分不足为奇。语文难度较高,具体表现在:第一,单词量大且相对生僻,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用科学的、适合自己的的方法熟背有关词汇,注意总结近义词、反义词等,建议在考试前留出充足时间背单词(参考书:陈平GRE3000词,解释例句较多,但部分释义不准确,可在前期使用;佛脚词汇:建议在接近考试时排查、熟悉)。第二,阅读题材广泛,题目侧重逻辑等思辨性理解。我应对阅读的主要方法是大量做题,使用的材料包括从网上搜集的陈虎平36套(比较接近GRE考试真实情况,建议临近考试练)和各种机经真题(只要留心网上资源都可以免费下得到,且确实会在机考中遇到原题)。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提高阅读速度、适应问题解答思路;另外,准备阅读的部分功夫还在备考之外,如果平时加强英文材料,尤其是学术文章的阅读,会对提高语感有很大帮助。GRE的作文题库是完全公开的,可以使用新东方的GRE作文全解析进行逐一准备。

雅思方面,由于我个人英语基础较好,所以没有使用除剑桥雅思之外的参考材料(剑桥雅思前几册的难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考试,参考意义有所削弱)。一般对中国考生而言,写作和口语提分较难,需要多加练习。每季更换口语题库后不久各种机构会整理口语题库,所以最好避免更换题库后不久的考试,依据题库做有针对性地准备提纲参加考试。

准备标准化考试除了技巧外,还需要充足的决心和毅力。标准化考试的多次性容易使人产生“不着急”的侥幸幻觉,这是准备考试,乃至申请的最大敌人。一般而言,标准化考试的投入产出正向线性关系很显著,懈怠与拖延导致的准备不充分必然会拉低分数,浪费金钱,更关键的是浪费时间,打乱原有部署,产生负面连锁效应。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拿出准备高考/考研的学习态度,争取标准化考试一次达标,为后面的申请流程减轻负担,奠定基础。

二、申请季的主要工作

一般而言,大三下的暑假就可以进入申请季节奏了,具体开始时间要以对方院校开始接受网申的时间为准,希望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也要注意部分学校采用先到先得的录取方式,所以最好能尽早提交申请材料(但英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往往依然采用截止日期后统一评审的方式),同时还要盯紧学校规定的截止日期,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前提交。申请季中主要的工作包括(如果标准化考试已经考完了的话):填写各校在线申请表,准备个人陈述(PS),联系老师签推荐信并按对方院校要求提交;准备其他材料;等等。其中选定项目、PS和推荐信相对比较重要,下面的介绍也重要集中于这三部分。

1. 选校定位

首先在申请季开始时,就要熟知目标学校需要的材料要求,包括种类、格式、字数、内容等。因此最好尽早在目标学校网申系统注册账号,通览各校的具体材料要求,整理形成表格,在准备时注意模块化与通用性相结合,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最有针对性的准备。

当然,对很多希望DIY的同学来说,选校或者选定项目是比较纠结的一个阶段。我认为选校和选项目是两个具有很强内生性的过程,不存在严格、普适的先后或决定关系。一般而言,如果更想通过留学在学术上获得提升,那么学科/导师实力就要占更大权重;如果更想将留学作为人生经历/就业上的途径,那么学校所在城市、校园环境、综合排名的权重就要相应提升。在选校时,我主要考虑的是学校国家(包括具体区位)、经济学科声誉和实力,由于硕士阶段奖学金相对较少,没有考虑奖学金易得性。一些综合性院校(如UCLA、华威)只开设比较general的经济学项目,而LSE这种“专科”学校则会将项目极致细分。无论哪一种情况,选项目时都要关注:第一,课程内容,一般国外学校都会把项目要修的课程及内容简介附在项目网页中,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考虑课程难度、与本科课程匹配度、对未来规划帮助性等(部分项目也要考虑不同国家的认可度不同);第二,课程学制与费用,这些主要关系到就业时间、家庭经济负担;第三,课程的其他信息,如毕业生去向统计、生源情况统计等。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做出对学校和项目的选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首先,选校要注意梯度,既包括有可能被录取的名校,也要包括录取要求较明显低于自身条件的“保底校”,最小化申请风险;第二,部分学校(如牛津剑桥等)允许学生平行申请多个项目,自由度较大,部分学校(如LSE)只允许按优先度填报一定量的项目志愿,需要更谨慎地填报。

2. PS撰写

PS是文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依照项目的要求或偏好,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经历,写出有意义、有吸引力的文书。第一,PS要与项目特点匹配,重点描述自己对项目的兴趣,以及对相关领域有提升、有价值的经历和能力;第二,PS要有独特性,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让录取者看到你超出其他申请者的优势;第三,PS可以有一定的写作套路,但要坚决避免使用固定模板,否则将成为致命的硬伤。准备PS写作前,不妨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或规划、优势、经历等全部回忆列叙出来,从中简选最重要、和项目要求最相符的最为PS的写作素材。写作过程主要视个人写作习惯开展,完成初稿后可以放置一两天后重新通阅,一定会有大量的修改乃至重写的新想法。修改在文书写作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反复的修改和打磨才会最终形成一份最理想的PS。

以我个人为例:我的PS第一段简述了自己对经济学科的认识,即:在一定规则框架内对社会运行情况进行理性的解释、预测和调控。第二段我描述了自己的预想研究方向,即研究家乡经济发展和振兴的问题(不是因为看到家乡父老都生活在贫困线下所以我要学习经济学带动家乡经济发展这种空泛老套的桥段,而是具体指出了家乡经济发展史所表现出的特点、积淀下的优势和问题,并阐述了想从那些细分领域研究入手进行有关探索和改变)。接下来几段是从学习能力、学术经验等方面表现自己如何适格所申请项目。这些内容不是靠简单的罗列优点,而是用具体的课程、科研和实习经历证明自己如何在其中表现/获得了相应能力。同时也要让这些能力与所申请项目的需求紧密相关,比如在实习部分我将更偏会计的普华实习阐述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大型国企运行机制,从微观层面积累经济运行的经验等等,同样指向对经济学学习的益处。在最后一段,我表达了一下对进入学校学习的期待。总体来看我按照比较规矩的套路完成了PS,但注重其中内容的新颖和贴合自我。另外想补充一点,在完成PS并反复修改后,我仍然不是很放心PS的适当性,单独找了某平台的文书修改服务(也是我申请过程中唯一借助中介的地方),依靠他们的经验把握了一下大方向,但具体内容上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写作意见,形成了最终提交的PS版本。

3. 推荐信

在国内推荐信一般是自己撰写内容,由老师审阅后签字,按外放院校要求提交的环节也大多由学生自己操作。比起找到业内的大牛签字,推荐信更重要的是真实可信,让录取官认为这位老师给你出具的推荐信确实是基于事实完成的。比如,在任课老师签字的推荐信中,可以多谈及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课业成绩;在项目导师签字的推荐信中,可以更侧重自己的科研表现和潜力。推荐信件可以互补地覆盖自己的优势,及减少重复,也增加了可信度。另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推荐信提交链接都会发到签字老师的办公邮箱,需要转发给你链接才能自行操作上传,所以老师能不能有时间记得为你转发链接也是非常关键的考虑因素。

4. 关于DIY和中介间的选择

关于中介选择的问题,我认为这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英文水平等因素综合性考量。对英文基础较好、标准化考试较早达标的同学而言,就没有必要委托中介办理;而对英文写作能力稍有不足、标准化考试日程比较紧张的同学而言,可以考虑委托中介分担一些事务。但我认为自己一定要把整个申请过程置于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比如申请邮箱里的关键信息一定要自己知悉且阅读。另外,我认为在选校、选项目和PS选材这类极具个人选择的问题上,也要以自己为主,中介的建议仅仅起到参考作用,毕竟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中介的优势在于利用较多的经验“润色”你的申请过程,而不应该替你“决定”。这些看法供大家在决定是否委托中介时参考。

三、其它的话

1. Offer选择

实际上我的录取情况并没有给我造成太大抉择offer上的纠结,因为我从申请开始就比较倾向去LSE攻读硕士,美国方面更多是保险措施,主要原因有:第一,学术上说,LSE教学更注重应用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同时LSE的经济史和发展学领先全球,比较符合我未来的研究兴趣;第二,从个人原因上说,我更喜欢英国的文化氛围。因此接到LSE offer时我就基本确定了去向。对于选校/国家偏好没有这么强烈的同学,就需要重复选项目的步骤,从专业实力、学校区位、学制学费、毕业生流向等方面综合比较offer然后做出决定。当然,在尽了一切比较后仍然犹豫不决的话,那就听从自己最任性的愿望,去自己最向往的学校吧。

2. 多余的话

出国留学并不是一条易行的捷径;相反,为了在最终获得理想的结果,需要完成一场从立志到践行的马拉松。与考研不同,出国申请的准备甚至始于大一。漫长的战线和看似优容的时间容易使人产生怠惰心理,这些所造成的缺憾必定将对最后的申请结果产生显著且不可逆的影响。自律和坚持是留学申请过程中必备、也是必将学到的品质,对日后远涉重洋异国求学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留学申请的过程是独立成长的过程,需要学会独立明确自己的志向,评估自己的实力,独立选校、选专业、搜集完整而广泛的有关信息,准备标准化考试,写作繁复多样的材料。这一过程中,更多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能力与毅力解决一切遇到的问题或挫折。

留学生申的功夫远在申请季之外。需要从大一开始累积的课程成绩、实习和科研自不必说,本科期间的任何努力都会反映到申请这一综合性考察之中。比如:如果在课外加强英文文献阅读,对培养标准化考试的语感,乃至文书的自主写作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希望确定了出国留学的同学能够充分利用本科时间的每一寸光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毕竟最后使我们闪闪发光的并不是一纸烫金文凭,而是自身的实力与素养。

当然,对于整个留学生涯来说,申请成功只是其中最初的一步。希望大家能够在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同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让青春的梦想照进现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