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预期> 听前财新视频副总编聊聊,怎样让财经报道更受欢迎?

听前财新视频副总编聊聊,怎样让财经报道更受欢迎?

2022-02-05 20:25:06






嘉宾:周勇 / 主持:陈璐莎



周勇:前财新视频副总编,《周知财经》创始人

陈璐莎:德国RTL电视台制片人



每一次转型

都是一次自我提升


陈璐莎:周老师,从央视财经跳到阳光卫视是您的一次改变,到财新视频是第二次改变,而到现在的周知客是第三次改变,这个是一个新媒体人的一次成功转型,但每一次让您鼓起勇气去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周勇:从央视到阳光卫视的转型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想看看香港电视媒体的运作机制,再一个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到财新,一是想继续提升自己的财经报道水平,建立自己的分析架构,同时也是很想参与到舒立提出的“全媒体”探索中。


陈璐莎:那么您在这些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挑战?


周勇:在财新的挑战,就新闻业务来说,如何认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并寻求超越。这是逐步以新闻专业主义、市场、法制的认识框架分析中国问题的过程。4年半下来,我自己收获很多。周知客的转型则是对20年媒体生涯的一个总结,媒体的转型一定是从媒体人个体的转型开始的,希望探索高质量财经新闻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就媒体转型来说,则是高质量的财经视频为什么受众少。


陈璐莎:对,有媒体人曾经评论说财经视频真的太高端。


周勇:财新4年多,视频方面做了诸多尝试,视频内容的优化,和电视台的合作,和视频网站的合作等等,但总是感觉曲高和寡。但我自己不甘心。一个是在现在经济开始对每一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财经视频的需求是很大的,二是无论如何要找到受众,没有受众就找不到商业模式,视频制作就没有持续的商业支持。




怎么让财经报道更受欢迎?


陈璐莎:您是否在“生动有趣”又要“有高度”这两点间很挣扎?


周勇:一开始是有挣扎的,过去做过很多尝试,比如短视频、动画处理……但去年的一次尝试让我一下子想明白了很多。


陈璐莎: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周勇:去年我策划了一档财经脱口秀《周道》,第二期谈的是《中诚信托30亿兑付危机》。像这样的话题我最初以为离受众是很远的,毕竟信托投资的起点是100万,我以为没有多少人看。但后来这个视频的点击时71万。这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后来我的总结是:一、受众对于财经内容是有需求的,只不过看你给他什么样的财经视频;二、专业和通俗的统一、深度和简单的统一可以征服用户。


陈璐莎:如何达到这个统一?或者说是,如何达到这种平衡?


周勇: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将财新的一期封面报道反复看了4天,对其中的人物关系做了关系树,对金融名词做了通俗化解释,对事情的有前因后果按照一波三折等故事体进行了重新编辑。我相信在现有的碎片阅读情况下,没人会用4天时间精研一篇报道,而我用4天时间吃透它,会保证它的专业水准,无论是事实的准确,还是评论观点的正确。在吃透后,按照故事化处理,保证会吸引人。


陈璐莎:我在这里贴一下周老师的“周道”的视频和内容:http://video.caixin.com/2014-03-04/100646171.html , 这个故事性是很不好把握的,您怎么拿捏?


周勇:我的标准是:靠谱、简单、有用。无论这个财经内容多复杂,我的节目,第一,要专业、靠谱,不能说错、误人;第二,一定要简单,让每个听完我讲述的人马上听明白,并可以在和小伙伴交流的时候直接将故事讲出来;第三是有用,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资讯,真正走心的并不多,我希望大家看完后可以在投资时多一些实操的方法。现在晦涩的财经报道多,不靠谱的财经报道多,只过眼不走心的财经报道多,我希望反其道而行之。就故事性来说,我主要是将报道的枝蔓去掉,取其核心,然后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波澜、层层意外来推动。


陈璐莎:我感觉这是很考基本功的地方,有时候做报道很容易被枝枝蔓蔓分心。


周勇:是,还有就是财经报道的专业性,体现在事实清晰、逻辑准确、结论扎实。这些也是建立受众信任感的前提。不管你用什么样讲故事的方式,前提都是专业性。先要说对,然后是说清楚,最后是说生动。


陈璐莎:现在做财经媒体的公众号和论坛很多,比如雪球,也有很多财经新媒体出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实际上对这个专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您怎么看?


周勇:6月份,我开始自己创业做财经脱口秀《周知》,在推出《周知》和微信公众号《周知客》后,每天后台会收到将近300条左右的投资、理财方面的咨询,后来又推出金融社群“周知客”和周知理财。财经报道是一个对受众的钱袋子有重大影响的报道,是不允许出错的。我注意到同行们目前在通过两个方式纠错,一是专业的编辑把关,一个就是用户生产内容,通过建立观点的自由市场来优胜劣汰。这两条路都可以走通。


陈璐莎:但是纠错的过程和时间差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后果?


周勇:希望纠错越快越好,同时纠错的传播速度越快越好。像今天朋友圈里盛传的中信证券董事长跳楼的事情就是一个谣传。


陈璐莎:嗯,昨天国信证券的事情确实给了市场一个惊吓。


周勇:还有昨天嘉实基金经理被抓也是一个谣传,只不过因为一开始使用的JS公司的简称,很多人想当然理解为是嘉实。




用户黏性源于信任

信任源于报道的质量


陈璐莎:现在您开始做线下了?


周勇:从今年一月开始,我们开始搞粉丝见面会。第一场在北京,后来陆续在广州、深圳、济南、青岛等地。这些活动,和受众直接见面,触动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用户的黏性。北京专场有受众从山西赶来,青岛专场有受众从北京赶去。


陈璐莎:如何解释这个黏性?


周勇:这种黏性来自于用户的信任。在分享会上我分析了美元和的形势,建议大家换一些美元,结果好几个人是在第二天就换了美元,而且在随后的三天中获得了好收益。用户的需求很直接,当时有粉丝给我说,周老师,你们赶紧推金融产品吧,你们推什么我就买什么。这是后来我们推出“周知理财”的主要推动力。


陈璐莎:您如何看待您的这种身份转变?之前是中立的第三方,现在成为了参与者?


周勇:从媒体转型的角度来讲,一定是要切入到一个产业中去,才能有好的商业模式,我选择了金融。我相信只要恪守新闻和经营的防火墙原则,这不会有影响。从社群运营的角度讲,当用户提出来,你们不要只提供理财咨询的答案,最好能提供理财产品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必须回应社群成员的需求。目前我们的资讯平台和社群培训中的内容都恪守专业和中立原则。未来我们也是代社群成员理财,我们和社群成员是利益相关者,我们代表社群成员的利益,而不是市场上金融机构的利益。


陈璐莎:可以理解为私募基金吗?


周勇:目前很多金融机构的理财经理是按照佣金高低来推荐产品的,我们是按照收益确定性的高低来取舍产品的。社群成员的信任是我们的唯一财富。目前还是通过“网贷基金”、金融产品的受益权转让来满足群友,未来我们会和社群成员建立更充分的沟通,发展为财富管理公司。


陈璐莎: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在创业严冬来临之际,您对创业者有怎样的建议?


周勇:我自己也是创业者。说些感受就是,不寻找风口,和自己的群友、用户在一起,积极回应用户需求。最扎实的发展也许是慢的,但能把路走通。


陈璐莎:在您看来,这是财经媒体转型的一个途径吗?


周勇:财经媒体转型,一定要从一个资讯的发布者,到财经资讯的服务者转变。服务意味着帮用户解决问题。帮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就会找到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转型就会成功。


陈璐莎:但创业和做新闻有时候都在烧钱,如何让这把火烧得慢点?或是如何灭火?


周勇:财经新闻,其实比拼的是判断力,不是资讯的数量。从这个角度讲,只要团队专业性强,人数在精不在量,成本不会高。


陈璐莎:可以聊聊您和胡舒立的故事吗?观众应该对这个很感兴趣。


周勇:舒立是我的贵人,也是财经报道的领路人。说说舒立的两件事。


2003年我参加北大财经奖学金班的学习,正好赶上非典。当时舒立作为奖学金项目的主办者召集我们10个学员开会,问我们希望继续学习还是马上返回非典一线做报道。讨论一半,舒立说,是战士就应该在战场,你们应该回去做报道。后来,大家都奔赴采访一线,而第二天,舒立就去了疫情最严重的山西。另一次是2008年5月12日。舒立在香山脚下主持财经百人会。当时我在发言,会场突发骚动,因为大家感到脚下有震动。很快舒立站起来通报,发生大地震了。她马上中断会议,请在场的钱钢,唐山大地震一书的作者介绍地震采访经验,同时电话指挥调动记者。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一个人流着新闻的血液”。




|提问|





A•Shine•Girl周老师你好,我看到CCTV对于财经报道经常会请不同的财经特约评论员,不同的评论员观点不同,对于观众来说,很难辨识出最大众化的意思,您刚才提到过,要吃透问题,才会吸引人,我想问,您是如何做到讲晦涩的财经问题,最大众化呢?


周勇:关于对不同观点的判断,需要一些门槛。比如,要知道一个观点所引用的数据对不对,逻辑对不对,价值观对不对。我个人非常关注一个财经评论员是否有一以贯之的分析框架。大众化更多的是在吃透内容之后,怎么说的问题。比如,我们的粉丝都知道怎么看美元和黄金的关系。因为我给他们讲过,美元和黄金是翘翘板。美元涨黄金跌,反之一样。我自己会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做个性化、口语化总结。


A•Shine•Girl没错,您的那个比喻确实非常通俗易懂。财经评论员一般专业术语很多,往往要依靠主持人讲他的话换一种大众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给观众听,您认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员应该具备些什么?


周勇:将复杂的问题讲简单。将专业的知识告诉更多的人,而不是卖弄专业词汇。另外,要有恒定的分析框架,表达要观点明确,不能首鼠两端


A•Shine•Girl现在的新闻评论谈着谈着就会偏离客观性,很大程度受着主观情绪控制,您是怎么把握这种“度”的呢?


周勇:财经评论一定是理性的。我的视频有人说便严肃,但理性是财经评论的特质,只有理性才能建立信赖。还有,有的评论员会犯“媚众”的毛病,讨好观众,导致的结果就是观点民粹化。不足取。以前在财新写过一篇文章《不媚权、不媚钱易,不媚众难》。财经评论是个慢活,评论员是靠他的观点和判断一年后是否被验证获得生命力和影响力的。




马新源MaX金融行业内竞争是很激烈的,想请教一下周老师,您的公司,横向和纵向所面临的挑战大约是怎样的?横向是说和其它类似公司,纵向是从自己的时间规划发展来看。


周勇:先说我们和其他公司比的特点。我们先做了社群,后来社群有需求,我们推出理财。这使得我们在产品之先有了用户。我们的用户黏性高,表现在产品购买上就是持续购买和总购买量高。相应地挑战就是如何扩大社群规模和提高转化。其他很多公司考虑的是如何买流量。大家基因不同。目前群友信我们,是因为我们在一些重要节点上告诉大家的判断是对的。未来发展,还是提高资产配置能力,提高投资的确定性,帮大家赚钱。


马新源MaX 嗯,我觉得您的这个切入点确实很赞,也是很好理解的。过去几年自媒体普及后,很多人会有自己创建的社区,金融圈,一级二级市场也都有各自的一些业务圈。我相信会有人同时参加几个甚至多个社群,基金经理尤其是会遍布各处。您有听过群友给您相关的反馈,即他们自己比较不同社群体验的反馈吗?


周勇:大家因为投资需求的利益而来,因为情感留下。前不久我们搞新品发布会,一位群友说,一定要来,“这就像亲戚家办婚礼一样,一定要参加”。信任是这个群的基础,互信、互助、共赢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最珍惜的也是群友的信任。




/ 整理:连小楠 /




嘉宾:周勇


前财新视频副总编辑,《周知财经》及周知客创始人、CEO

1994年,进入济南经济广播电台

开始传媒生涯

1997年进入山东电视台,任《新财经》制片人和主播

2003年任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出镜记者
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执行总导演
2008年任香港阳光卫视副台长
2010年进入财新传媒,后任财新视频副总编辑
2014年创立中国第一金融社群周知客
同时,在优酷财经开设专栏节目《周知财经》。

他是前财新视频副总编辑,

拥有20年财经报道和媒体管理经验,

2014年创立《周知客》

如今已发展到20万用户的中国第一金融社群





主持人:陈璐莎


德国RTL电视台制片人

2013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

2013年夏天获得普利策危机报道中心奖学金后,赴缅甸和中缅边境进行人口贩卖专题报道

2013.9-2014.6

2014.7-2015.4 上海外语频道记者&编辑

2015.5-至今 德国RTL电视台制片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迷路


微信号:milutrip


给嘉宾和主持人 点赞


友情链接